My word is my weapon; my practice is my revolution

Beyond void 幹﹗把有血有肉的社運論述出來﹗

Friday, August 18, 2006

側寫教改 — 一個後殖民教育故事

inmedia 022


在香港大眾廣播事業的輝煌年代,九龍塘最有名的是「五台山」;時而勢易,五台媒體機器有的衰敗,有的久而殘喘。在過去二十年,九龍塘一帶的地標建築新舊交 替,五台山曾經只剩兩台,近十年又新添了兩台,並且從廣播道伸延至沙福道,一台是「人間殮房」又一城,另一台是剛落成的「教統局教師服務資源中心」。

筆者家住大埔,由於父親在巴士公司打工,故自小享受免費乘車優惠,每逢要去油尖旺區,也選擇乘巴士沿窩打老道往返,夾道常見很多中小學名校與昂貴的國際學 校。兩年前,位於沙福道又一城對出,原先是英軍學校的聖佐治學校(St. George's School)遭拆卸,並進行另一個大型工程,筆者以為將會有另一座名貴的國際學校落成,昨天獲母校中史老師邀請,出席一次由他主講的中學教師訓練活動, 才知道這所巨型建築物是教統局的「中央資源中心」。

教師訓練講座

我的老師姓王(假名),任教中國歷史三十幾年,多教兩三年便退休了。他也是我的師兄,四十年前畢業於大埔歷史最悠久的中學,再去台灣修讀學士學位,主修歷 史。他跟不少赫赫有名的大儒學習過,錢穆和牟宗三也曾經是他的老師,但當時的港英政府不承認台灣頒授的大專學歷,故他回港後不能在政府工作,即使立志當歷 史教師,最後返回母教任教語文及歷史,但教育署說,他手上的學位,只等同中學畢業,待他取得教育文憑才算合資格教師。

我認識的王Sir,是背著很重殖民歷史袍狀的老師,他在講座時劈頭就說:「各位準老師,現在講探究式學習,無論你們是讀,抑或教這個學科,歷史事件當然要 熟,理論也要清晰,不能死背。照本宣章,已不合潮流,這是大英帝國公務員的做法,殖民地政府最想公務員咩都唔識,好讓他們凡事請老家的專家來,搭專用飛 機,住文華東方酒店。時代不同了,你們現在要面對群眾,不再睇阿公做事」 王Sir的開場白,簡直當頭捧喝,幾句說話,好像將歷史科與香港教育史一併講完。

從後沙士孤兒追溯戰後移民潮

王Sir常常批評中學歷史科的教與學過程,從來都當學科的語言是透明的。我們讀歷史,常常要溯本窮源,知道歷史的原革、成因、利弊、得失、因果、影響和成效,可是,無論是老師或學生,都會把歷史以事件為單位分割出來,要學生背誦死記。

他用母校快將要「摺埋」的例子,說明歷史中「事」與「理」的邏輯關係。他說,從金融風暴以降,香港人不想生育,令出生率一直偏低,到沙士期間,出生率更一 度停止了,其中以大埔為重災區。而據政府的調查指出,直至2014年,在大埔升讀上中一的學童只有九百人,到時區內至少有九間中學因收生不足而需要結業, 自己任教的學校將首當其衝,這是教改之下,以開源節流為名去殺校的誘因。

我跟過王Sir讀書,相信也能夠用他所教的,追溯母校源起源滅的歷史。五十年前,我校由一位出家人創辦。高中時,我在園校聽資深老師、工友和出家人說掌故,知道母校的校長身家顯赫,聞說她在國共內戰時的出身於將相家庭,雖然家財萬貫,但因戰亂南下來港。

跟校長一樣,當時還有大量移民逃到香港,當中還有不少兒童和青年。然而,當時港英政府還未有義務教育制度,而且對私辦的學校採放任政策,校長於是在一九六 二年自資創辦母校,並邀請了恆生銀行的創辦人何善衡當擔任校董會主席,慢慢經營成一條龍的義學。起初校長親自處理收生,進來的學生多數是清貧子弟,他們從 幼稚園到中學都會留在母校。而且,校長堅持以中文授課,認為學生雖身處殖民地,但也應該繼續學習中文,不要忘本。

由於當時大埔還未有第二所學校,能進來讀書的學生和家長,都當校長是恩人,筆者剛進母校讀書時,看見禮堂的喇叭上,寫上了「由萬梓良捐贈」的字,問問老師才知道很多出人頭地的畢業生,也是在大埔長大的。

在一九七八年元旦,老校長獲英女皇頒授MBE勳銜,這位本土精英,直至八十年代跟殖民政府也保持不錯的關係。

EMI與CMI:殖民教育政策的咀咒

九七之後,香港教育界曾經出現一次英語教育及母語教育的爭議。回歸前,多數中學都是聲稱用英語教學,但實際上中、英雙語並用。梁錦松曾積極推動母語教學, 希望全香港的中學使用粵語授課。不過,由於有關政策受到部份「名校」及家長反對,並藉傳媒誇張,加上商界介入事件,重重向董建華施加壓力。教統局最後屈 服,並承認全港依然有一百家學校得以保留以英語為授課語言。這些學校並非根據過往有沒有招收外籍學生,而是純綷以該校入讀學生的成績決定學生「有能力」或 「無能力」以英語授課。

對不少學校來說,這場爭議或多或少跟它們沾得上邊,或許有人馬後炮地說:當時誰不想被承認為有能力的學校?誰不想學好英語?不知還有沒有人記得,香港的中 學自九十年代初已經分成了「英文授課中學」 (English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 School,簡稱EMI)和「中文授課中學」(Chinese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 School,簡稱CMI)。

可是,當時教育署推出的政策並非強制性,要求成為EMI的學校無需經過嚴苛的視學過程,才被認證為「有能力」的EMI,於是大部份學校也稱自己是EMI中 學。相反,正藉晚年的母校老校長卻堅持母校不會創校時理念,於是告訴教育署,母校依舊是間CMI中學。聽王Sir說,自此以後,母校的收生情況就每下愈 況,小學成績較好的學生,家長都不准他們入讀母校,而大埔就有幾間新進名校出現,無獨有偶,它們都以「英文好」見稱。

直至現在,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有一百一十四間,佔全香港五百零一家百份之廿二點二。它們都獲教育統籌局特許,可以在所有課堂以全英語授課。以筆者所 知,在這一百一十四學校之中,大部份達傳統「名校」級的,起初都由歐洲來港教士和修女創辦,部份堅持要跟教統局打官司爭取以英文授課的學校,是否又要堅找 學校創辦時的理念?教士與修女辦學時的想法,恐怕不是由他/她們的國藉就能推理出來,要知道神職人員來港的原因是傳教,他/她們堅持在一個沒人說英語的地 方,堅持創辦EMI學校嗎?

對母校的老校長而言,她在九十年代就選擇了一路逆流而上的路,無忘歷史的代價,就是校譽日差。住在大埔的人都會知道,母校近十年成為區內的神話,由於學校 位處深山,學生都被誇張成野人,小學教師不准學生跟母校同學交往,認為母校學生無惡不作,在升中選校講座中,沒有一位老師會推薦家長選擇母校;我們還曾經 成為新聞娛樂節目的炒作對像,有狗仔隊來過採訪母校,說學生玩電鑽從後襲擊老師,我們曾經是社會道德危機的前沿。

教改心願:善終無望,唯盼扶靈

王Sir跟我是很要好的朋友,雖然我畢業了三年,但大家間中也會聯絡,談談母校的情況。幾年前,接任老校長的弟子請來一位退休教育官當校長,母校曾經有過 中興時期。新校長知道學生在公開考試得不到優勢,於是鼓勵學生開闢前所未有的課外活動。在他任期內,學生就在學界欖球、中國舞、舞獅等項目等到全港冠軍。 可惜,他跟母校的蜜月期持續不久,就遇上了出生率低的命運,母校的未來又再一片暗淡。

幾年前,我問王Sir:「快退休了,有何心願?」他說自己的心願就是在母校教到退休,他很感謝老校長的教導,畢業後又回來教書,希望到他退休之年,學校還 能繼續辦下去,佛教語言為之「善終」。昨天我再問他一次:「你還會教多少年才退休?」,他說:「今年中一只收到廿幾人,我唔望善終了,唔知可唔可以幫母校 扶靈」,他還將母校比喻一條快沉的船,年輕的都想盡快游到荒島去(辭職),他這個年紀的就算游出去很快也被鯊魚咬死。

面對收生率與教改兩個浪潮之下,母校究竟是什麼光景?他說,教改之下,母校就好像末期癌症病房,上頭還正要求0%的死亡率,這是不合理的要求。如果我們是辦公廠的,出產次貨也可以假裝看不見,可是學生是人,你怎可能說他們成績不好,收生不足就要殺校?

小結

筆者訴說的,是一間學校由殖民過去到後殖民狀況的變化。如果我們認為,殖民者撤出以後,我們就可以輕輕鬆鬆重回祖國和母語的懷抱,那麼母校的故事,就是歷 史的諷刺,處身後殖民世界的人,正在追求什麼,看看中學教改和大學國際化,就知道今天是什麼一個光景了。祝願王Sir能夠善終,雖然母校即將消失,但也希 望它的歷史文獻不會被送往堆田區,而是留給後人好好研究整理,重新論述這個後殖民的教育故事。

4 Comments:

Blogger TSW,或鄧小樺 said...

文豪,寫野呀。係咁意,發少少力得勒。字花電郵:zihua2m@fleursdeslettres.com

哪裡有賣夢的人﹖


假設這裡是一個跳蚤市場。沒有小販管理隊。他們出售去年的短身外套出售過多的情緒出售眼淚出售愛人出售發呆的瞬間。好像什麼都有了,惟獨懸空了賣夢的攤子。

只要找一個時間,躺下來,閉上眼睛,彷彿失去知覺,眼球快速轉動的時刻,夢便開始形成。只要你及時把它寫下來,風乾,電郵到zihua2m@yahoo.com.hk,它們非常可能會被鋪展在下一期的夢的專輯裡,讓這些閱讀的人瀏覽。

由於跳蚤市場的面積有限,夢的字數必須維持在500字以內,而且為了遷就截稿時間,請在9月15日以前寄來。(這說明了夢不可避免地被現實局限)

還是快點做個夢吧。

(因為在做論文,沒時間轉貼和邀稿,請各位朋友幫忙轉貼到自己的網站,並賞面投稿。 百拜頓首!)

12:51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人手trackback
http://www.aahsun.com/blogger.htm

謝謝!

3:07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語言教育固然和殖民歷史有關,卻不是香港獨有。即使在大陸,英語學習的衝擊也對母語教學影響不少。但因為中文還是小學升中乃至升大學的必考科目,大家才不得不學,但可惜的是有關古文的比重已經大幅減少,學生中文語言能力也大幅下降,家長與學生更關心的是英文的水準,畢業後找工作,看的也是英文水準,所以實際上來說,英語學習更受歡迎。
一個處於開放的國家/城市,如何在潮流的衝擊下保存自己的文化呢?有時侯我是很悲觀的,真的只有善終的目標嗎?

7:58 PM  
Blogger 怪事 said...

你好

我們最近進行一個教育改革的活動
名為”萬人考大學”
這活動目的是讓教學品質有問題的大學系所停招和退場
藉此改善台灣大學過多卻教學品質不良狀況

不管是十年前的教改還是現再的二次教改
都是以學生家長和老師為主要受眾
但是現再我想提出一個不一樣的觀點
教改的受眾能不能換為大學院校本身也要改革?
也就是說
教改需要忍受那些不求上進的大學學店嗎?
現在的大學真的全部都具有資格”教育”學生嗎?
考試不合格的學生要重新學習
不適任的老師要調離工作崗位
然而評鑑不通過的學校卻還是可以招收學生???
大學退場機制喊了很久
卻沒有大學願意承認自己沒有能力給學生良好的教育
真的每一個大學都這麼好嗎?
那些教學品質有問題的學校
難道我們都對他們無能為力嗎?
最近
我們組成了
萬人考大學的活動
目的就是希望
教學品質不好的大學能夠立即停招
讓學生能夠受到真正的教學
讓學生家長辛苦賺的教育費用
得到真正的實質教育內容
讓學生唸了四年大學得到的
不再只是一張求職碰壁的文憑
如果你願意傾聽我們更多的看法
請上www.wretch.cc/blog/hero1999tw

謝謝

9:08 AM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