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word is my weapon; my practice is my revolution

Beyond void 幹﹗把有血有肉的社運論述出來﹗

Friday, July 07, 2006

從錯別字到檢討新媒體

土生合作社 024

按: in-media有個欄名叫「批判媒體」,顧名思義,是要在另類媒體開發一些批評主流媒體聲音的空間。不經不覺一批評便是一年半了,inmedia趺 趺撞撞好好醜醜也經歷了不少日子,是時候好好退後一步,了解一下自己的工作跟讀者的關係了。檢討工作分兩部份,一是準備一份獨立媒體讀者問卷調查,希望取 得一些數據供 編輯分析,另一件工作是深度訪問,現正跟一些讀者友好作些訪談,希望他們給予in-media批評,讓編輯們檢討另類媒體的實踐與未來發展。以上的工作, 在還未 出街前,小弟想在反串一下,作次自我批評。


我自讀小學以來就很喜歡寫字,可是十分討厭作文,除了因為懶惰不想交功課,次要原因就是討厭交文後的第二波:謄文。

敝 小學自二年級規定學生要寫文章,起初的功課要交是一百字,六年級就六百字。在我的成績表上,中文跟作文分成兩個學科,成績也是分定的,從此令我的學業成 績變得古怪。有次學期末見家長,老師當著阿媽面前問:為何你中文成績很好,但不肯「比心機」作文?那次,我成績表上的中文科成績是九十八分,作文就只有六 十分。

隨著作文的字數要求愈來愈多,我就愈遲放學。其實,我每次很快完成作文功課,但當老師發還批改完的文章,把原稿紙上的錯字別字圈成 一個個洞,然後要求學生 多交一份謄文,把原文連正字多抄一次。那時我是個不喜歡閱讀,但很會講故事的孩子,每天回家,我都會站在忙於煮菜的母親旁,吱吱喳喳細說當天學校發生的芝 麻小事,從3A班的高佬搶我的餅乾,到死黨黎姓同學在體育課賴屎,我都會加鹽加醋說個不停,說到母親嫌我煩,喝我收聲才會自己行出廳打紅白機,或行出走廊 找班Fan黑仔肥奶繼續講。

所以,即使錯了很多字,老師要我修改多少遍,我也會犯相同的錯,因為自己根本不知道正字怎樣寫,同學膽一次 文,我就要膽兩三次才能放學。 我這個多麼喜歡講故仔的小孩,直至中三也沒有閱讀的習慣,所以很少機會接觸正字。即使老師說我寫的故事精彩有創意,但由於原稿紙寫滿紅圈有阻觀瞻,因此我 的文章永遠不會貼堂。加上討厭謄文,我愈要謄文就愈憎寫字,愈憎字就愈不閱讀。我作文的意於是漸漸減退了。然而,我的中文科成績卻沒有因而差了,由我很熟 習中文科的重組句子、改寫句子、作句、填充和閱讀理解題目,原來光用「正在」、「不僅」、「而且」、雖然」、「但是」、「可是」、「首先」、「其次」、 「再者」、「加上」……每題就會得到滿分。於是,我對語言的想像就只有一些公式,這裡指的公式是對錯不俱,歐化中化不分,純粹技術性生存的理解,這種對語 言的想像與使用習慣,是在獨特的學習背景下形成的。

中 小學教師在批改作文科時採是扣分制,文章結構、題材、文筆佔六十,錯字別字標點佔四十,合計一百。隨著作文功課的字數要求愈來愈多,我的作文科成績就愈 來愈低,在中二的時候,無論老師幾有愛心,她們望著我的原稿紙也愛莫能助,一篇只有六百字的文章,就錯了二三十個別字,再加上標點分段,差不多扣盡了四 十,一百分就所剩無幾,無論老師施捨幾多同情分,文章也不能超過六十分。這種情況一直至中五才得到改善,在模擬會考(Mock)前,中文科老師召我到教員 室,跟我說以後文章不准多於一千字,以免我寫多錯多白白失分。那時我才明白,在中學制度下學習語文,其實是無需要開闊你對語言的想像和創意,學習生存才是 最重要,這是學語文的「止蝕」秘技。即使我在預科時主修歷史,這個學科要求學生寫文章的頻密次數,位列各科之冠,可是我跟同學都慣用止蝕理論探求知識,故 除了常用字句,其實很缺乏辭彙。

老 師說,文章結構、史料和討論觀點(即「Points」)佔大多數分,大家寫夠就收了。這些學習經歷告訴我,中學教育直接令學生不敢嘗試運用新的語言描述 和探索新知識,這一點很能夠連繫到我們的網上討論文化,經常出現彼此陳述很長的論點,但其實互相不理解別人的說話,來來回回自說自話,我想是很有關係的。

最近兩年,我趺趺撞撞加入了in-media編輯行列,也認識了不少社會運動圈的朋友,使用新媒體發表文章的機會外了。對探求新知識的過程處處撞板,錯別字的情況亦隨著使用新媒體而變本加厲,亦令我對自己多了個編輯的名稱感到很懊惱。

新 媒體令我拍手稱興的地方,是夠快夠方便夠開放。只要懂得按上電腦的開關制,在鍵盤按幾下,click入網站再使用上載功能,就可以發表文章。毫無疑 問,這種生產方式使資訊傳播變得更加開放民主。而且,新媒體生產者還挑戰著傳統印刷和廣播媒體工作者的專業權威。然而,新媒體卻又為我們帶來了一個迷思, 包括我自己也曾認為,只要你不是文盲,只要懂打字,新媒體就是一個創意無限的空間,任由大家漫遊,傳播自己的想法。然而,舊媒體稱編輯為「把關人」,對新 媒體生產者來說都有負面的意思,他們認為商業主導的媒界,無可避免受上級干預,在媒體的選材與立場上再不能自稱「把關人」了。

可是筆者煩 惱的是,新媒體對編輯與記者的界定模糊到什麼程度?即使筆者在in-media年半工作上,學習了不少版面和文章的編排工作,對如何透過使用新 媒體達至社會運動的目標與效果有點點得著。可是,新媒體強調的生產的開放性是我所煩惱的。開放性是新媒體其中一個很吸引人的賣點,主張編輯對生產者的作品 不作嚴格限制,就以in-media為例,自由貼文的取向造成了產量上升,數目有時甚至超出了編輯能夠幫助校對的程度。另一方面,由於我的學習背景關係, 錯別字的情況很嚴重,學習新知識的步伐也比較慢。雖然說新媒體的編輯不用嚴格管制生產者的作品內容,可是錯別字的確是個要正視的問題。

筆 者除了在in-media發表文章,還會定期在國內的媒體發表評論。最近負責看我稿件的編輯跟我說:「读你的文章,就像痛苦地吃一份美味的食物,内容是 好的,可是搀了很多沙子,你写完以后自己不看不校的吗?」。年半過去了,in-media的編輯現在都退後幾步,埋首檢討這個本土新媒體的工作,當自己也 在準備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同時,我也希望作點自我批評和警惕,希望其他成員也能夠把一些新媒體未必能夠解決,相反可能會將問題變得更嚴重的問題糾正過 來。

4 Comments: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哥作為新入行的編輯,也非常明白錯別字的難處,尤其是別人對文字工作者的要求相對更高,彷彿常錯別字就等於力有不及。

我想,即使只是作為一個愛寫文的人,也必須要對用字的準確性及精煉度有一定的覺悟。日子有功,一步一步來自會看見成績。

5:22 AM  
Blogger 香港的肥仔 said...

謝謝阿哥的鼓勵,如我沒有記錯,這次應該是你第一次回應我的文章吧,

其實我覺得自己不是很適合做編輯的,當記者似乎比較適合,可是,編輯的工作不只是校對,規劃一個媒體的長遠發展工作與檢討才是編輯的重任

你也比心機做手手頭上的工作吧,多點繼續討論下媒體的工作蠻有意思的

10:34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Professionalism...

Sorry to say Inmedia is a blogger site at best, as most of the articles are not professional, and this is obvious.

If bloggers have self control and self discipline, that would work much better than relying on editors.

After saying that, I would say I don't write out of "self-discipline", as I know what I wrote haven't reach a "general" editorial standard.

Wrong words, wrong grammar, it is just reflecting on society at large.

8:02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錯別字這個問題嘛........

說實話, 要解決真的要多看書 !!! 若多看古書, 古代詩詞更好!!!

當然, 也不是沒有捷徑.....
那就是坊間一些給老師"欽定"給小學生中學生們作"課外讀物"的什麼正字正讀叢書......不要覺得"流", 閒來看看也有一點用處.

還有一個更"流", 但也頗管用的捷徑, 我也是發覺有了它才讓我減少了很多錯別字.....那就是倉頡輸入法的那個...那個...你打一個字, 它會彈個有堆相關配對詞語的box的那個功能. 有時我不太肯定應配哪個詞, 我都會從那個box裡揀字的.

1:35 AM  

Post a Comment

<< Home